策略游戏是什么
- 策略游戏关注智力挑战
- 策略游戏的游戏体验体现在玩家对游戏系统的理解并调整决策的过程。
- 策略游戏的核心循环是理解-决策-验证的循环
心智结构
对于玩家视角,所谓的心智结构可以理解成是玩家的游戏理解。而在设计视角,所谓的心智结构就是期望对玩家的游戏理解进行引导和塑造,他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为玩家铺好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期待玩家在不发现这个路径的情况下顺着游戏中预设的思路走向胜利。
要求这个过程不被玩家发现是因为玩家对游戏的期待就是来自对游戏系统的不理解,如果玩家完全理解了游戏系统,那么玩家就不会再对游戏产生期待,这就像是做数学题时,做到类似题型时会感到无聊。
而这里的难点就在于保持玩家的不理解,也可以说是游戏的模糊性。事实上,一个合格的玩法设计者本身也很难说找到了游戏最优解,大量的设计与体验都是基于反馈进行调整的。
保持模糊性
- 乐趣源于策略空间的 “模糊性”—— 模糊性让玩家在重复游玩中持续学习、深化理解(若选择影响完全明确,玩家会因 “无需思考” 失去探索欲)。
- 模糊性常通过 “多维度设计” 实现(如 RTS 中 “经济 / 战力 / 科技” 的资源分配选择,每个维度的短期与长期收益不明确,对于一个最求击杀效率的游戏,那么这个维度就是攻击手段,伤害效果,攻击代价之类的维度)。
- 核心禁忌:“收益可计算性”—— 若选择的收益能被精确计算,会消解模糊性,削弱策略思考的乐趣。
构筑核心设计
- 必须强调 “模糊性”
- 警惕必选与固定搭配
- 独特定位
- 必须在顶层决策中保持定位不发生重叠,所谓的顶层策略比如Rts中我希望前期攒经济,后期一波暴兵赢得胜利,那么就要有顺应这个策略的核心道具来达成这样的目标。
- 除了顶层策略游戏过程中为了达成目标还有一些其他策略,比如我前期需要苟活,我要思考用什么方式苟活,后期爆兵也要思考选择什么兵种,这些策略之间不能发生重叠。
- 游戏过程中应该还有给玩家调整顶层策略的机会
- 平衡性
- 所有的设计都应该在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中。
决策噪音与优化
- 决策噪音的来源:选择数量过多过杂(玩家因信息过载无法聚焦核心决策)、选择缺乏模糊性(选择影响完全明确,思考失去意义)。
- 理想决策设计:“少量有意义的重要选择”(聚焦核心策略思考)+“目标一致的简单操作”(操作不干扰决策,仅作为策略的执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