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剧本的作者是理查德·沃尔特,本书很大程度是以电影剧本的角度进行编写,但对于故事的构思和写作技巧,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笔记
1. 真实的自我表露
- 这个结论其实很有趣,它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有人会得出故事是在服务观众而应该遵循某种规则,从而忽视了自身真实的情感,而本书的作者认为,缺少真实的自我表露的作品无疑是平庸的。但是我也不排斥这类作品会获得市场认可,好莱坞已经证明了公式化的故事依然是有受众的,但书中已经指出,这样的作品是非艺术的。
- 延伸这一观点,进行一些类似方法论的表述的话,一个好的作家应该是一个能深刻刨析自己的人,只有深刻的自我刨析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 这里的自我表露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行为,它不是指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直接的表露出来,而且成为作品的底色,深刻的影响整个故事。
2. 故事的结构
- 本书依然是认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事无非就是起因经过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具体的故事来说,起因经过结果又不是那么好把握。让故事在正确的时候开始,在正确的时候结束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 要注意到不仅整体的故事需要有起因经过结果,对于每一个小故事来说,同意也需要有起因经过结果。
- 对于经过的编排有许多的技巧,比如定时锁,通过时间给剧情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比如大低潮,指在故事的结束前会有一个大障碍等等。
- 对于结尾,一个好的结尾不是给出结论而是提出问题。
人物
- 对于塑造人物,至少要保证三点
- 不能刻板,一个模板化的,可预测的角色让观众觉得无聊。
- 每个角色,即时是最邪恶的人也应该让观众看到其身上的闪光点。我的理解是,一个纯粹的坏人是不符合直觉的,观众不是傻子大家的生活经验都在告诉他人是一种多复杂的动物。
- 最重要的一点,角色一定要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
- 要慎重编排人物的行为,一定要是符合预期的。
- 人物的名字要有区分度。
- 观众希望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认识一个角色而不是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物就明白了他的全部。
对白
- 对白要追求简练,可以在写每段对白时反问这段对白的意义是什么,是在塑造人物形象还是在推动故事发展。无意义的对话或许频繁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但不应该在故事中。
- 潜台词可能也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被注意到的行为,但是在故事中,利用潜台词才是写出高质量对话的关键。
- 节奏也是对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先有节奏在进行填字。
- 故事中的对白应该保持一种争论的心态,以求在一种高对抗的对白中推动剧情,书中提到达成共识的对话是无聊的。换种说法,应该是,对话中应该有冲突,有矛盾,有对立,有对立的双方在对话中不断的进行拉锯,最后达成共识,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有趣的。
- 对话是像观众传达信息的工具,要避免重复的给观众传达同一信息,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燕特尔》的开幕中通过文字像观众传达了过去妇女无法读书的事实,而在下一幕马上出现卖书童吆喝着“卖书了,给男人的学术书”。这样重复的信息传递如果不加注意无疑会让整个故事变得无聊。
其他感想
- 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电影编剧相关的书,书中对电影编剧工作中的许多细节内容都有涉及,而对于故事的部分,基本是前四分之一的内容。